在电视剧《封神英雄榜》中,有一句话广为流传:“文王拉车八百步,周朝天下八百年。”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,它是民间流传的谶语,寓意着命运的巧妙安排。传说中,姜子牙在渭水河畔垂钓时,姬昌亲自求他出山,为了表达诚意,姬昌亲手拉车八百步,最终换来了周朝八百年的辉煌。可是,细细琢磨,为什么偏偏是“八百”?如果姬昌再多拉几步,周朝是否会延续得更久?更重要的是,在这个看似虔诚的举动背后,姬昌究竟犯了什么致命的错误?
在姜子牙出现之前,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在牢中整整七年。出狱后,他并没有急于做出反应,而是依靠卜卦得知商朝的气数已经接近尾声,只是时机尚未成熟。因此,他便悄悄开始搜罗人才,积蓄力量,等待命运的转折。期间,姬昌多次派人深入民间,寻找有才之士,但始终没有收获。直到有一天,一位大臣向他报告,渭水河畔常有一位白发老翁垂钓,竹竿上挂着钩子,距离水面不过三寸,嘴里反复念叨着“愿者上钩”。周围的渔民都说他是个疯子,唯独姬昌听到这消息后,顿时心中一动,他的直觉告诉他,这个白发老者或许正是他苦苦寻找的“天命之人”。
展开剩余85%第二天清晨,迷雾尚未散去,姬昌便带着亲信散宜生等一同前往渭水边。果然不出所料,白发老翁依旧坐在那儿钓鱼。姬昌走近一看,发现老翁的鱼篓里并没有鱼,只有清水。更令人好奇的是,岸边用树枝画出了九州地形图,某些重要关隘还插着细小的贝壳作为标记。姬昌不禁由衷赞叹:“先生钓术真是高超啊!”
然而,白发老翁并没有回头,他淡淡地说道:“钓的不是鱼,是明君。”这一句话让随行的侍卫们脸色大变,大家都愣在原地,不知道该如何反应。姬昌听后,沉默片刻,便对老翁拱手行礼:“西岐姬昌,恳请先生不吝赐教。”随即,他轻轻撩起衣摆,毫不犹豫地坐在泥地上。白发老翁停下了钓竿,与姬昌开始了长时间的交谈,从日升谈到日落,话题从天下大势到朝廷的腐败无不涉及。谈到商纣王的荒淫腐化时,老翁突然用钓竿划破水面,语气严肃地说:“商朝的命数如这涟漪,看似广袤无垠,实则转瞬即逝。”这番话让姬昌不禁心生敬畏,他立刻起身,恭敬地对老翁说道:“姬昌诚请先生出山,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。”
经过一整天的交流,姜子牙已然看出姬昌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君主,愿意为天下百姓做出一番事业。因此,他答应了姬昌的请求:“老夫姜子牙,愿随西伯侯回西岐共谋大业。”姜子牙来到西岐后,并没有急于实施国策,而是选择先在西岐四处走访,考察国情。在他的观察下,西岐百姓安居乐业,军队纪律严明,民生状况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。姜子牙暗自点头,心中认为自己选择的是正确的。
几天后,姬昌与姜子牙商议国事,询问姜子牙对当前局势的看法。姜子牙思索片刻,缓缓开口:“商纣虽然昏庸,但毕竟商朝的根基尚在,不能轻举妄动。我们应当先稳定内政,广纳贤才,和其他诸侯国结好,待时而动,必能一举取下商朝。”姬昌听后深感钦佩,随即任命姜子牙为丞相。
作为丞相后,姜子牙迅速整顿军队,并加强训练。同时,他开始暗中联络各路诸侯,尤其是那些对商纣不满的方国,如东夷、鬼方等,为伐商做准备。经过几年努力,姜子牙为周朝的伐商大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所有的准备工作已逐步完成,剩下的只待时机的到来。
然而,随着年岁渐长,姬昌的身体逐渐衰弱,尽管如此,他依然坚持每日与姜子牙商议国事。心中始终牵挂着西岐的未来。他听说姜子牙在渭水边搭建了一个高台,夜晚观察天象,推算伐商的最佳时机。姬昌决定亲自前去看看,然而,姜子牙却派人传话:“大王若真心求教,便请步行前来。”
姬昌一听明了,这是姜子牙的第二个考验。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车,徒步前往渭水。姜子牙远远看到姬昌步履蹒跚地走来,心中十分感动,但依旧保持冷静。当姬昌走到近前时,姜子牙才缓缓开口:“大王请看,这河水永不停息,终将汇入大海。如今西岐虽小,但若能顺应天时,一定能一举伐商,一统天下。”
姬昌听后深感认同,二人继续商议伐商之事。傍晚时,姬昌邀请姜子牙一起回宫。姜子牙却说:“我年事已高,恐难陪大王同行,还请大王拉车送我回去。”这话一出,周围的随行士兵皆愣住了,觉得姜子牙话中有些过于放肆。姬昌心知这是姜子牙对他的考验,便没有丝毫犹豫,亲自扶姜子牙上车,然后拿起车绳,为姜子牙拉车。
姬昌拉车走了八百步,感到力不从心,车身摇晃不定。姜子牙便问道:“大王是否不能再拉了?”姬昌喘息着答道:“先生见谅,姬昌实在没有力气了。”姜子牙听后长叹一声,缓缓说道:“一切都是天意。”他说完便下车,对姬昌说道:“文王拉车八百步,周朝天下八百年。”姬昌一听,急忙请求:“先生请上车,姬昌还能拉。”但姜子牙只是摇头说:“天意已定,怎可人为更改呢?”
几年后,周朝的伐商大业果然成功,周朝建立后,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国君,这也是周朝对他的一种回报。晚年时,姜子牙回想起当年姬昌拉车的情景,心中早已推算好天数。当姬昌拉了八百步后,他就知道,周朝的命运注定会延续八百年。然而,正是那一瞬间,周朝的未来也被定格。周朝的八百年虽然辉煌,但随之而来的分封制也埋下了隐患,导致诸侯权力膨胀,最终王室衰微,国家逐渐走向衰败。姬昌的致命错误在于过于相信“天命”,而忽视了“事在人为”。
从天命来看,姜子牙算得准,周朝的国运确实只能延续八百年。但从人情来看,姬昌如果再多拉几步,或许能为周朝的未来延续一丝希望。毕竟,天意固然重要,但尽人事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